给父亲们的及时劝勉:从建造到传承
这则信息为父亲们、属灵领袖以及所有培育下一代的人带来及时且充满鼓励的话语。在这个常以“成果”重于“陪伴”的世界里,它呼吁我们重拾圣经的优先次序——建造“人”,而非仅仅建造“场所”。大卫,这位合神心意的人,曾取得过想象中的一切成功。然而,撒母耳记下第7章的故事揭示:对神而言,最重要的并非大卫的成就,而是他的“儿子们”——以及他将通过他们留下的传承。
今天的父亲们可能会因期待而感到不堪重负,或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得足够。但好消息是:神并不苛求完美,而是邀请父亲们进入安息、确认身份,并产生跨代的影响。这提醒我们:你最伟大的呼召不是建造令人印象深刻的事物,而是在主里成为不可动摇的人,并养育能将神的同在带到比你更远之处的儿女。
大卫王、儿女与新皮袋的真理
神对我们“成为怎样的人”以及“向下一代传递什么”的关注,远超对我们“为祂做什么”的在意。这一呼召不仅是复兴,更是基于身份、安息与恩典的、可持续的跨代更新。
撒母耳记下第7章与“皮袋”的转变
在撒母耳记下第7章中,大卫领受了圣经中最具深远意义的约之一。在终于从仇敌手中得享平安后,大卫表达了为神建造一座永久圣殿的心愿。
然而,神却帮助他转移焦点:
你去告诉我仆人大卫,‘耶和华如此说:你要为我建造房屋居住吗?自从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,我未曾住过房屋,常以会幕为居所。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,我何曾向以色列的一个士师,就是我吩咐牧养我民以色列的说:“你为何不为我建造香柏木的房屋呢?”(撒母耳记下7:5–7)
神让大卫的注意力从“建造圣殿”转向“成为传承者”。神没有让大卫为自己建殿,反而宣告要为大卫建立家室:
“耶和华必为你建立家室……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……我必坚定他的国。” (撒母耳记下 7:11–12)
神给大卫的应许很明确:安息、子孙和永恒的国度——而非另一座纪念碑。
大卫的回应:在安息中挣扎
尽管有神赐的安息之约,大卫仍难以静立。撒母耳记下8–10章中,他再次发动战争——与非利士人、摩押人、以东人、叙利亚人争战。有些战役是被迫反击(如 撒母耳记下10:1–6),另一些则是先发制人或其他的战略规划。
“大卫击败非利士人,制伏了他们……”(撒母耳记下8:1)
但在神眼中,大卫本应进入新的季节——不是征服,而是培育。他的安息并非“不作为”,而是属灵的成熟,即希伯来书4:10所说的“歇了自己的工作”。
作父亲 vs. 建造圣殿
神希望大卫“建造儿子”,而非专注于建造圣殿。这并非细枝末节,而是神引导的核心。但大卫无法放下“征服”的惯性,最终忽视了儿女。
“从你腹中必出来一人,为我的名建造殿宇……”(撒母耳记7:12–13)
他专注于建造物质的圣殿,却未建造儿女的“属灵圣殿”——按神的方式养育他们。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剧:
– 押沙龙背叛(撒母耳记下15章)
– 所罗门妥协(列王纪上11章)
– 亚多尼雅自立为王(列王纪上1章)
大卫未能管教儿子的失败,与圣经中一个长期模式相呼应:
“他(以利)没有约束他们。”(撒母耳记上 3:13)
这也违背了申命记反复的命令:
“要将这些话存在心里,留在意中,系在手上为记号,戴在额上为经文;在家坐在家里,行在路上……都要谈论。”(申命记 6:6–7)
“你只要谨慎,殷勤保守你的心灵,免得忘记你亲眼所看见的事……将这些事传给你的子子孙孙。”(申命记 4:9)
“你要将众人招聚了来,我好叫他们听见我的话,使他们学习敬畏我……也叫他们教给自己的子孙。”(申命记 4:10)
“教养孩童,使他走当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。”(箴言 22:6)
“你们作父亲的,不要惹儿女的气,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。”(以弗所书 6:4)
真正的安息是属灵的对齐
撒母耳记下11章中,大卫最臭名昭著的失败——与拔示巴的罪——始于一个细节:
“一日,太阳平西,大卫从床上起来……”(撒母耳记下 11:2)
他在本该安息(坐下)的时候站了起来。这不是消极的“不作为”,而是属灵上的“静立”。
“你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。”(希伯来书 4:11)
大卫的罪不仅是情欲,也有不满足与再征服的欲望。
新约的敬拜:身份与亲密
大卫未能优先看重儿子,而神却强调“身份”高于“行为”,这引出了更深的敬拜启示。在大卫的生命中,我们看到新约模式的萌芽——它不基于外在行为或资格,而基于亲密关系与身份。
大卫的敬拜——作为犹大支派的人,却穿戴祭司的以弗得(按摩西律法,这本应招致神的惩罚)——预示着信徒如今在基督里所得的恩典与亲近。在旧约体系中,这一行为本是严重的越界:律法严格规定只有利未支派(亚伦的后裔)可穿戴祭司服饰、执行祭司职责(出埃及记28:1–4;民数记3:10)。违反这一律法会招致严厉后果,如乌西雅王因非法烧香而长大麻风(历代志下26:16–20),或大卫自己经历中乌撒因不当触摸约柜而死亡(撒母耳记下6:6–7)。这些例子表明,漠视神关于神圣空间与角色的指示有多严重。
但大卫因对神的爱与亲密而未受惩罚——这指向一个未来的时代:亲近神不再基于血统,而基于心灵。他大胆的先知性举动显明:神的终极渴望从不是僵化的结构,而是关系。他预表了未来的国度:敬拜不局限于血统、圣殿体系或头衔,而扎根于心灵的姿态。
“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,是有君尊的祭司……”(彼得前书2:9)
大卫的会幕(撒母耳记下6章)不同于他渴望建造的华丽圣殿,它指向未来的恩典时代——以关系性敬拜和亲密亲近神的同在为特征。大卫的会幕象征着无需中介的神人之联,基于身份与心灵姿态,而非依赖祭司体系、建筑宏伟或规定仪式。它预言了新约的现实:敬拜不从外在礼仪流出,而从内在相交而来。
耶稣在约翰福音第4章与那位首位撒玛利亚妇人传道者的对话中,确认了这一范式的转变:
“时候将到,如今就是了,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……”(约翰福音4:23)
从大卫的榜样到耶稣的宣告,我们看到一个不变的真理:神寻找的不是“地方”,而是“人”;不是仪式,而是修复的关系。
传承:儿女重于体系
神的蓝图从不是重点关于建筑,而是跨代的转化。教会与事工不应将“项目与平台”置于“人与孩子”之上。
“他吩咐我们的列祖,要将这些事传给他们的儿女……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知道。”(诗篇78:5–6)
这挑战领袖们做出转变:
- 从“当下增长”转向“跨代思维”
- 从“追求卓越”转向“经历相遇”
- 从“短暂到访”转向“永久居住”
对今日教会的实践提醒
- 停止挣扎,学习在神赋予的身份与亲密中安息。
- 优先“建造儿女(人)”,再建造事工(项目与平台)。
- 让敬拜成为心灵诚实、被圣灵引导、基于身份的流露,而非精致、表演化的仪式。
- 衡量复兴的标准不仅是短期热情,更是长期果子、延续性与跨代传承。
- 建造“人的运动”,而非“纪念碑”——因为传承写在改变的心灵里,而非头条新闻中。
神对(属灵)父亲的救赎恩典
大卫并非事事正确。他是战士,是充满激情的人,有时因专注于“成就”而忽略了“养育”。他建立王国、赢得战役、梦想建造神的圣殿,却常常忽视自己的家庭。然而,在大卫生命的“最终评语”中——当他离世、无法再行任何事时,神仍称他为“合我心意的人”(使徒行传13:22)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神说祂后悔拣选扫罗(撒母耳记上15:11;使徒行传13:22)。
从人的角度看,扫罗或许是更优秀的王——他没有犯大卫的两桩死罪:奸淫与谋杀无辜人(按摩西律法,这两者均应处石刑,见利未记20:10;民数记35:16–21)。但神不凭外貌判断(撒母耳记上16:7)。
为何?因为扫罗仅口头悔改(说“抱歉”),却未在对神或人的态度中显明真正的改变的果子(撒母耳记上15:24–30);而大卫却表现出真实的悔改。扫罗的懊悔源于害怕在人面前丢脸,而非在神面前破碎痛悔的心。相反,大卫哭喊:“神啊,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,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”(诗篇51:10)。因为当大卫失败时,他会回转、悔改、重新对齐。他不沉溺于愧疚,而是回到神的心意中。
最重要的是,大卫指向了最终从他后裔中而来的那位——耶稣,完美的儿子与君王,祂将成就“永远的国”的应许(撒母耳记下7:12–13;马太福音1:1)。耶稣的名字意为“耶和华拯救”,祂来“要救自己的百姓脱离他们的罪”(马太福音1:21)——这不仅是先知应许的成就,更是神通过“属灵儿子”成就永恒救赎传承的心意。
父亲们,放心吧:神的恩典足够赎回你的过犯。你的身份不在于你的工作、表现或建造的事物,而在于“神称你为儿子”——并将为祂的国度养育更多儿女的使命托付给你。
深知自己被天父深深所爱至关重要,因为我们只能传递所领受的。正如曾经性情暴躁的使徒约翰(马可福音3:17)提醒我们:“我们爱,因为神先爱我们”(约翰一书4:19)。我们无法给予未曾接纳的事物。
深知“阿爸父”之爱的儿子们,才能装备自己养育行走在“自由”而非“恐惧”、“恩典”而非“表现”中的儿女。“你们所受的,不是奴仆的灵,仍旧害怕;所受的,是儿子的灵,因此我们呼叫:‘阿爸!父!’”(罗马书8:15)。这恩典并不是“廉价的恩典”,而是赐给那些真心悔改之人的恩典。
因此,让我们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,为要得怜恤,蒙恩惠,作随时的帮助。(希伯来书 4:16)
正如诗篇44:3美妙地描述:“他们得地并不是靠自己的刀……乃是你的右手、你的膀臂,和你脸上的光,因为你喜悦他们。” 从神而来的应许胜利,不凭我们的能力,而因祂称我们为祂“所爱的”。当父亲们活在“被深深所爱”的认知中,就会将安全感、平安与“同在”传递给下一代。这正是那位从天上宣告“这是我的爱子,我所喜悦的”(马太福音3:17)的父神,希望我们活在其中的爱。正如耶稣所说:“父爱我,正如我爱你们,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”(约翰福音15:9)。
当父亲们活在“被如此所爱”的认知中,就会将安全感、平安与“同在”传递给下一代。未来不需要更多“征服者”,而需要更多“父亲”——扎根于“被爱”的身份,能够活出“被认识、得安稳、被差遣”的模样。
你不必完美,只需“在场”。如果曾错过,现在就开始。你最伟大的事工,就在餐桌旁、睡前祷告中,以及无人看见时你选择去爱的方式里。
“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……”(玛拉基书4:6)
所以在这个父亲节,放下压力,停止挣扎。神不是要你“建造什么”,而是要你“成为什么”,并养育认识祂的下一代。
神寻找的不是另一座宏伟的圣殿或建筑,而是愿意成为“祂居所”的人——从我们的儿女与属灵传承开始。大卫的故事提醒我们:身份先于使命,而“安息”(而非努力)是结出跨代果子的土壤。
“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,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。”(诗篇127:1)
让我们停止“建造”,开始“成为”。
从挣扎到儿子的身份
大卫的见证证明:传承不在于完美,而在于“姿态”。这就是为何神以大卫为傲,甚至称耶稣为“大卫的子孙”(马太福音1:1;路加福音1:32;启示录22:16)。尽管大卫曾有深刻的软弱,却活出了悔改的心与吸引神恩典的谦卑。当父亲们以谦卑、悔改和身份生活时,神会使用有瑕疵的父亲塑造下一代。你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,不是为神“建造什么”,而是在祂面前“成为什么”——并按祂的心意“养育什么”。
这个父亲节,走出压力,进入祂的“同在”里。改革更新的下一章,始于在恩典中安息并相应养育儿女的父亲们。